所以直到二战爆发后,美国民众仍然不支持政府参战,尤其是在美国的德国裔和爱尔兰裔。而德国裔和爱尔兰裔接近美国人口的一半,他们对美国总统选举票的影响甚大,作为民选政府不可能不考虑这个因素。此外,对参战问题,国会和立法院也意见不一,争执不休,这也是美国政府没有决定参战的一个重要原因。
三是美国本土没有直接受伤。从二战爆发到日本偷袭珍珠港,这段时间里,战争没有波及美国本土,伤害到国内民众。在民众看来战争离他们还远,况且此时的美国的军火贸易,如火如荼,并不需要将自己投入进去。事实上,如若说美国前期不想加入,那可能是真的,可是到了后期,美国也真的想加入战争了,因为这时的日本已经侵害到了美国在太平洋的利益。但美国缺少一个说服民众和国会的强有力的理由。
而这时日本正在准备偷袭珍珠港,当接到中国的日本就要在珍珠岛有行动的情报时,美国表现出一副不相信的样子,但在怀疑中国情报真实性的同时,却暗中把航母转移出珍珠港。所以日本攻击珍珠港那天,所有航母都不在港内,为此既保存了海军实力,又有了说服民众和国会的充足理由。随后美国迅速对日本发起了反攻,投入到二战中。
四是权衡利弊得失寻求最佳时机。这才是美国迟迟不出兵最主要的原因。美国深知,二战是自己坐强坐大最有利的契机。当时美国虽是世界第一大经济国,但在政治、军事、外交等方面还远远不如英国,甚至在很多方面跟法国都没法比。这样美国要成为世界霸主,必须借这次二战之机,把英法搞垮。方法很简单,就是让英法与德国死磕,用德国来消耗他们的实力。实际上在美国和苏联没有参战前,法国投降,英国以一国之力抗击德意两国,国力损耗巨大,老底子几乎掏空,英国到了半残的地步。
按说美国已经达到了整垮英法的目的,应该出兵了,可是美国还在看,美国明白英法已不是问题了,但是还有苏联。大家知道,在苏德战争之前,苏德一直暗通款曲,甚至一度认为德国和苏联是一伙的,为此英法差点轰炸苏联。所以在法国投降、英国半残就出手,仍然不是最有利的时机,因为苏联还是个未知数。美国担心:一是德国跟苏联有结盟的可能,如若这样美国就没有必胜的把握,二是苏联作壁上观,这样这个社会主义大国,就可能渔翁得利,收拾残局。这样美国就白玩了!
所以,美国要等苏联的意向确定后,才能出手。不然,美国就有风险,就保证不了自己立于不败之地。而苏德战争爆发后,德国对苏联动手,美国就已经决心参战了。因为苏德交战,不光削弱德国,而苏联也倒向自己,这时出兵对美国就万无一失了。剩下的就是找一个借口而已。美国迟迟没有参战,就是要借助德国,消耗了英法苏实力,把它们弄得千疮百孔,遍体鳞伤。美国的一石四鸟之策,最终让它成为二战后的超级强国。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