蜱虫是以动物和人类血液为食的寄生虫,可以通过咬伤人类来传播病毒和细菌,被蜱虫咬了危险期一般是24-48小时。蜱虫在叮刺吸血时多无痛感,叮咬后24-48小时后可造成局部充血、水肿、急性炎症反应,轻者仅有红斑,中央有一虫咬瘀点或瘀斑,重者瘀点周围有明显的水肿性红斑或丘疹、水疱,还可引起继发性感染,时间稍久可出现较硬的结节,可持续数月,甚至1-2年。
部分病例可出现蜱咬热,被蜱虫吸血后1-2天出现畏寒、发热、头痛、腹痛、恶心、呕吐等症状。有些蜱虫在叮刺吸血过程中唾液分泌的神经毒素可导致宿主运动性纤维的传导障碍,引起上行性肌肉麻痹现象,可导致呼吸衰竭而死亡,称为蜱瘫痪。
因此被蜱虫叮咬后需积极治疗,可遵医嘱使用抗组胺药物,如氯苯那敏片、西替利嗪片、地氯雷他定片等;局部皮损重者可给予小剂量糖皮质激素;有继发感染者,可给予抗生素治疗;出现蜱瘫痪或蜱咬热要及时抢救。针对局部皮损可遵医嘱使用外用药物治疗,如炉甘石洗剂、复方糠酸莫米松乳膏、红霉素软膏、莫匹罗星软膏等。